证券之星 陆雯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机器人概念推动下经历年内15倍暴涨的上纬新材(688585.SH),8月7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揭开了股价与业绩显著背离的事实。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5%,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2.91%。海外业务成本上升、汇兑损失扩大等因素共同对利润形成拖累。此外,公司毛利率也持续走低至14.14%。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纬新材此前股价在概念炒作下连收涨停,一度飙升至110.48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峰,其总市值也从年初不足30亿元激增至445亿元。在上交所重拳监管和公司基本面利空的双重影响下,上纬新材股价出现跌停回调。半年报发布以来,上纬新材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走低。截至8月11日发稿报83.36元/股,跌幅3.54%。
Q2净利同环比直降约七成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纬新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84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应归母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
利润下滑背后,上纬新材成本端压力凸显。今年上半年,上纬新材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24%至6.73亿元。公司表示,主要系营收增加,成本随之增加,以及海运费增加所致。进一步来看,上半年期间费用中,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8.21%至795.95万元,去年同期为-1017.71万元。
上纬新材在半年报中解释称,利润下滑主系海外销售运费及佣金增加约1100万,二季度新台币兑美金汇率急升11.76%,致使海外美金应收账款造成的汇兑损失约768万。
拆解单季度看,上纬新材Q1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10.65%;对应归母净利润2255.06万元,同比增长22.26%,环比下滑4.58%。但Q2表现悬殊,当季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14.2%,环比增长12.35%;对应归母净利润为734.98万元,同比下降71.87%,环比下降67.41%;扣非后净利润479.53万元,同比下降80.36%,环比下降77.43%。
另一方面,针对利润下滑,上纬新材提及,上半年研发可回收产品检测试验费增加约572万,使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数据显示,上纬新材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149.32万元,同比增长41.63%,主要系检测试验费增加所致。
资料显示,上纬新材始终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
除成本增长挤压利润外,上纬新材产品端盈利能力下滑同样对利润构成挑战。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1.11亿元,毛利率为14.14%。而回溯2023及2024年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6.77%、15.45%。
证券之星了解到,上纬新材所处的风电行业竞争风险加剧,去年至今,风电项目招标价格不断逼近风电整机厂商成本,若未来竞争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影响上游材料供应商的采购订单。上纬新材方面向媒体坦言,近年来,风电叶片行业处在竞争红海,公司在风电叶片领域的毛利率持续承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拉长时间看,上纬新材的盈利能力并不强劲。2020年上市当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此后业绩出现大幅波动,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7.71万元、8414.59万元、7094.21万元、8868.14万元,变动幅度分别为-89.43%、569.04%、-15.69%、25.01%。
概念炒作难抵基本面与监管考验
自具身智能明星独角兽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市公司后,上纬新材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成为A股年内首个15倍股。
根据7月8日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组合拳拿下上纬新材控制权,拟至少收购上市公司63.62%股权,交易总对价超21亿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实控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5年“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利好政策较多,市场对科技题材的炒作热情较高,而上纬新材作为科创板首单具身智能收购案例,在机器人概念加持下,遭遇资本市场爆炒。7月9日至7月22日,上纬新材走出十连板行情,并在8月5日创下110.48元/股(前复权)的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约445亿元。而公司2025年初的股价仅6.51元/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
一系列炒作下,上纬新材股票交易价格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7月9日以来,上纬新材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的公告。7月31日,上纬新材一度进行停牌核查,8月5日复牌后再度涨停。公司股价自7月9日至8月5日累计涨幅达1320.05%。上纬新材风险提示称,如未来公司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公司可能再次向上交所申请连续停牌核查,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也紧急出手。7月25日、8月1日,上纬新材接连被上交所点名,并对公司股票进行重点监控。8月5日,上交所发布的关于上纬新材相关情况的通报显示,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正常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
在监管干预及增收不增利业绩预告的利空下,8月6日,上纬新材在复牌后第二个交易日大幅低开,尾盘封死“20cm”跌停。近日,公司股价有所降温,截至8月11日发稿,该股报83.36元/股,跌幅3.54%,总市值336亿元。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上纬新材本轮暴涨的本质是“壳资源+热门概念”的短期投机行为,而非基本面改善。随着监管趋严和盈利承压态势显现,股价已出现大幅回调,未来若无实质性业务整合或业绩支撑,估值可能进一步回归理性。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纬新材今年上半年前十大股东出现较大变化。半年报显示,UBS AG、郝晓华、阜宁县上品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袁胡雪婧新进前十大股东,分别位列第六、第八至第十大股东。(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