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导读:1 桂浩明:“降息”及时雨提振市场信心2 皮海洲:期待沪深港通交易日历进一步优化3 刘柯:激活资本市场反哺实体经济4 宋清辉:元宇宙价值无限还是泡沫起点5 郭施亮:取消购房公摊面积的时机成熟了吗?6 应健中:融资功能畅通市场不缺淘金机会7 曹中铭:光喊股价被低估没用苦练内功是提振之道8 韩忠益:并购重组中合格守门人角色很重要
1 桂浩明:“降息”及时雨提振市场信心
从数量工具“升级”到价格工具,央行释放稳增长稳市场积极信号
严格意义上讲,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续做中期借贷便利和开展逆回购时下调10个基点利率的举措,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降息。因为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交易的对手是商业银行,其指向是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而商业银行不至于马上把此类操作的效果在其对社会各界的贷款中全面体现出来。当然,现在有人把央行这次公开市场中主动调低利率的举措,视为本月下调LPR利率的一个信号,而LPR作为代表性商业银行共同协商产生的最优贷款利率,具有对市场利率走势的引导作用,在社会上影响就比较大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全面降息,因为央行并没有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央行此举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在上周末公布的7月份新增信贷与社会融资额等金融数据,不但普遍大幅低于前值,也明显低于在这之前市场形成的一致预期。虽然由于6月份相关数据有很大的增加,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在7月份数据有所回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本次回落的有点多,不免令人对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产生担忧。特别是公布了创新高的广义货币数据后,更是联想到可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是那么强,而且很有可能相当部分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中,而只是在金融领域空转。由此,对接下来的宏观经济格局也就产生了某种不安,表现在股市上就是不少人对后市产生了极度谨慎的心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采取了在公开市场操作上“降息”的举措,使用了价格工具,向市场发出了金融将进一步支持实体,货币政策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信号。由于在这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央行会有这样的动作,所以突如其来的“降息”在市场上具有不小的冲击性,在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看来,此举有效地对冲了7月份信贷以及社融数据等锐减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稳定股市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进一步说,从央行这次对价格工具的使用来看,也是属于水到渠成的一种调控。由于欧美等西方主要经济体都处于加息周期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要反过来降息,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考虑到通胀因素,全面降息的效果也未必很好。
自去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总的来说是偏向于使用数量工具,但目前形势下仅仅这样操作还不够,在并不具备调降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先降低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推动其在社会上降低贷款利率,鼓励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努力用好资金,让经济活动能够加速运转起来。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各方面的需求都十分旺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主体的贷款利资金成本,会推动其增加生产,为市场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从而促使实体经济的企稳回升。
站在股市的角度来说,经历了5、6月份的较大力度反弹,大盘在7月份有所调整。8月份迄今得走势则颇为胶着,这应该也与实体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有关,市场上虽然不缺钱,但钱却在实体经济之外空转,这无疑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而这次在公开市场操作领域上的“降息”,对股市而言其最大的效果是传递出来了来自金融部门的稳增长、稳市场信号,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让投资者忐忑不安的情绪得以克服。本来,在看到7月份的金融数据后,投资者都担心横盘了一段时间的股市会不会就此下台阶,而现在这个顾虑被打消了。既然有实体经济的“降息”预期在,而且股市的估值本身也比较低,那么很可能就在目前点位附近得以稳住,而稳住以后就有机会在充分整理的基础上有所上行。尽管基于各种现实的因素,不能指望今年出现大牛市,但是在政策的呵护下,市场相对活跃,下半年市场交易重心比上半年有所抬高,结构性行情在较大氛围内展开,还是有极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