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
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报告中提到:截止2019年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据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
也许很多人对数字的增减并不太敏感。那么你不妨仔细回想一下,现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县城、乃至三四线城市,走在路上的、超市里的、家门口的是不是几乎都被老年群体覆盖?伴随老龄社会的到来,一些养老相关的设施需求将面临大范围缺口。
水平低、难度高,养老护理员难留难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新兴行业。然而,养老护理人员短缺仍然是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持证上岗的专职养老护理员仅有数万名,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度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不仅有经验有耐心的中年员工都呆不住,更不用说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大学生。
对此,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行业专项帮扶,例如全面实行养老护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但具体能否真的留得住人,还得等待时间的检验。
独生家庭的老人护理,难!
谈起养老,最核心的关联词还是与“健康”有关。
都说人只要一老,健健康康倒还好,一旦生病,那将是一个无底洞。这一点,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们最能领悟。“双独”家庭组建后将面临四位老人的赡养重担,一旦有人生病,就只能从忙碌的工作中一点一点挤出时间来陪护,个中滋味只是当事人能了解。
然而,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近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这背后,是4000万个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
不仅如此,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是全人口的3~4倍。可以见得,老龄社会即将到来,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将是不小的挑战。
技术与产品相结合,助力创新护理
“谁来照顾”的需求尚且亟待解决,但“怎么照顾”的问题却在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有了新的革命。
在疫情的推动下,公立医院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波密集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大潮。线上咨询、线上问诊、线上购药的单量大量涌入,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完成轻型疾病的就诊全过程。
在未来,在“智慧医疗”的助推下,互联网医院还将接通医保,以便满足患者更多样的就诊需求。
另外,院内陪护也是一大关键问题。由于专职护理员的短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属陪护仍然还是主流。而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在一整天的忙碌之后,能在夜晚有一处可以安眠的地方。因此,不少医院引进了共享陪护床,用户只需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取床、还床的整个过程。
例如爱比邻共享陪护床,无需交押金无需预收费,手机扫码、即开即取、还床结算,是真正提升百姓陪护体验的利好便民设施。
社会老龄化已成必然趋势,如何解决民生、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与老龄化的不相适应,才是我们面临的最重大挑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审时度势,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