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尔滨的秋风轻拂松花江畔时,敷尔佳的投资者们或许正感受到一丝超越季节的微凉。
作为曾承载“医美面膜第一股”期待的企业,它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较以往上市周期有所调整——营收同比出现8.15%的下滑,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也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态势。
(相关资料图)
这家过往在医美敷料领域展现出强劲势头的企业,当前正处于需要应对业绩挑战的阶段。
核心业务下滑,监管政策升级
业绩表现的阶段性变化背后,是敷尔佳核心业务板块的结构调整。作为公司发展初期的关键业务,以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类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2.38亿元,同比出现48.07%的降幅,营收占比也从2024年同期的近五成调整至27.61%。
回溯七年前,这类“械字号”产品曾贡献公司近90%的营收,是支撑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今其规模变化也对整体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时,监管政策的完善与升级,为敷尔佳带来了新的经营挑战。
2025年国家药监局推出的化妆品原料备案新规,对企业原料安全信息公开、溯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美敷料企业的检测与合规成本。
此前,敷尔佳曾因原料标识问题收到消费者反馈,反映出其在原料合规管理环节存在提升空间。
此外,近年来监管层持续加强对“械字号”产品宣传的规范,通过限制功效宣称、强化临床试验要求等方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这也使得敷尔佳过往依托“医用级”概念的市场推广模式面临调整。
在合规要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依赖代工生产的敷尔佳既需加强自建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也需加快产品宣传策略的优化,以应对核心业务面临的压力。
营收下滑,营销投入增加
为改善业绩表现,敷尔佳在2025年上半年加大了营销端的资源投入。数据显示,公司当期销售费用增至4.2亿元,同比增长39.56%,销售费用率达到48.67%,即每实现100元营收就约有50元用于营销相关支出。
其中,宣传推广费从2.76亿元提升至3.85亿元,增加额超1亿元;人员薪酬费用同比增长92.83%,差旅交通费也从88万元增至154万元,实现翻倍。
从实际效果来看,此次营销投入调整似乎尚未达成预期的增长目标,反而使公司面临营收与成本间的平衡挑战。
在营收同比下降8.15%的背景下,营销投入的逆势增加反映出其营销投入的效益转化效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相较于过往当前单位营销投入带来的营收回报有所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在线上渠道占比已超80%的情况下,差旅交通费仍显著增长。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公司针对线下渠道的业务调整有关,如加强经销商关系维护、推进线下业务优化等,而相关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成本压力。
当期研发投入不足销售费用的6%
与营销端的投入力度相比,敷尔佳2025年上半年在研发领域的资源配置相对“吝啬”。当期公司研发投入为2332.65万元,占营收比重2.7%,不足销售费用的6%。
这种侧重营销的发展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或许有助于快速开拓市场,但随着消费者认知更趋理性、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产品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公司化妆品类产品已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实现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29.95%,不过该业务同样面临成本压力——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76%,高于收入增速7.81个百分点进而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盈利空间面临一定挤压。
而业绩的阶段性调整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2025年上半年,敷尔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4.69%至1.62亿元,盈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6.39%,为上市以来单季度最大降幅,市场信心面临考验。
面对当前局面,行业专家提出了多项发展建议,包括加大研发投入以强化技术壁垒、拓展线下医美机构合作渠道、自建生产基地提升供应链管控能力等。从目前的资源投入结构来看,公司尚未完全摆脱对营销的依赖,业务转型进程仍需加快。
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敷尔佳的业绩变化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消费回归理性,单纯依靠概念推广和营销驱动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敷尔佳需加快打破现有发展路径依赖,重塑产品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行业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