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937 字,预计阅读时间:5 分钟
市场风格总在不停转换,节后A股再度变盘仿佛有新的故事
(资料图)
这两天上证指数放量突破3900点创近十年新高,而人工智能和新能源赛道却集体“摔跤”,科创50一度跌超4%。与此同时,一直低调的红利板块悄然拉升,成为当天唯一飘红的指数。这种盘面变化并非偶然——国庆节后,市场资金已初现切换迹象。
近期市场再度调整,关于“小登”(高景气成长资产)和“老登”(稳健价值资产)谁更胜一筹的讨论又热了起来。今天桑尼就和各位聊聊年末风格切换的那些事。
数据来源:Wind;统计标的:上证指数
一、历史规律:年末确实常现风格切换
以史为鉴,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报告,在过去十年中,年末经常出现风格切换。2017、2021和2022年表现为成长风格向价值风格切换,而2018、2019、2020年则是价值风格向成长风格切换。
不仅如此,这一阶段往往还伴随着上涨行情。春节前(截至2月)的年末,除了12月上涨概率相对较低,其他月份表现均相对较高。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牛市一旦确立优势风格,通常有2-3年的占优窗口期。
A股历史上的几轮牛市中,如2005-2007年的“周期牛市”,2013-2015年的TMT主导成长牛市,以及2016-2021年的大市值行情,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看来,有人押注年末的风格切换行情并非空穴来风。但问题来了:押注风格切换,就一定能赚钱吗?
二、三个现实:切换行情不易把握
国泰海通证券的风格轮动模型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小盘、成长风格仍占优。不过,牛市主升阶段也可能出现短暂风格切换。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和2014年四季度均出现过风格切换,持续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3个月。
历史不代表未来。过去发生的情况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重演,贸然押注可能面临较高的亏损风险。在投资中,没有什么是百分之百确定的。
市场轮动加速。2025年以来的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电风扇行情”,行业轮动强度一度接近历史峰值。在这种快速轮动中,想要精准把握每一次切换,光手续费就是一笔不小开支。
过度交易可能适得其反。投资界有句老话:“当所有人都去押注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事发生”。频繁调整投资策略,试图抓住每一个机会,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三、明智策略:以不变应万变
既然押注风格切换风险重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资产配置要“雨露均沾”。聪明的投资者会在初始配置时就兼顾不同风格的资产,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就像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强调的,通过分散化投资可以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最新的市场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2025年的市场结构特征表明,科技和新消费成为两大主线,同时红利股和微盘股齐涨。这种多元化表现正是均衡配置的绝佳环境。
心态要稳,手势要准。数据显示,交易频率增加是影响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应秉持长期投资理念,不被短期市场波动干扰。就像种树,需要时间才能成长,频繁移植反而会影响生长。
关注真正的基本面。2025年初以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新型消费成为内需“新引擎”。这意味着,无论市场风格如何轮动,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胜出。
四、桑尼的建议
在金融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面对年末可能出现的风格切换,桑尼建议:
① 检查你的资产配置:确保你的投资组合足够分散,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稳健;
② 保持冷静耐心:不要被短期波动左右情绪,长期投资才能享受复利魔力;
③ 持续学习积累:金融市场不断进化,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结 语
对投资者而言,与其猜测下一波风口在哪里,不如建好一个能够应对各种天气的投资组合。正如一位资深基金经理所说:“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主观上更愿意‘赚时间的钱’。”
请记住,成功的投资不是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而是尽可能少的错过机会。做好资产配置,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是应对风格轮动的最佳策略。
你是怎么看待市场风格轮动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验!
参考资料:
1.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年末风格切换历史数据分析
2. 2025年市场结构特征报告,证券市场周刊,2025年6月
3. 新型消费发展趋势报告,中国双拥网,2025年10月
————————/ END /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金融理财知识分享平台,关注桑尼,带你一起学理财、懂投资、多赚钱、防掉坑。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