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道氏技术(300409.SZ)计划将触角伸向人形机器人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29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能斯达”)及关联方广东芯培森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
道氏技术称,本次战略合作,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宽石墨烯粉体、碳纳米管粉体等碳材料产品的应用场景。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逐渐成为道氏技术的核心战略业务,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过去3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增长3.82倍,营收占比也由16.13%提升至65.8%。
业绩方面,7月15日晚间,道氏技术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38亿元,同比增长98.77%至115.03%。
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7月以来,道氏技术对外投资动作不断。
7月25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广东芯培森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道氏技术拟以自有资金出资4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芯培森以现金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合资公司成立后将纳入道氏技术合并报表范围。
道氏技术董事、总经理张翼在芯培森担任董事,根据相关规定,芯培森属于公司关联法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对于此次对外投资,道氏技术表示,有助于通过算力技术创新为公司研发体系注入新动能。
7月29日,道氏技术宣布,与能斯达及关联方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具体来看,道氏技术聚焦新材料领域创新,已在碳材料产品上具备技术和生产优势,能斯达已推出多款电子皮肤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芯培森研发的APU算力服务器为多个材料研发场景提供高速算力支撑,三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围绕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所需材料的研发与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道氏技术称,本次战略合作,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宽石墨烯粉体、碳纳米管粉体、石墨烯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复合导电浆料等碳材料产品的应用场景。
上半年净利预计翻倍增长
近年来,道氏技术持续探索“AI+材料”的运用,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正朝着“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稳步发展。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已经发展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逐渐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的陶瓷材料营收占比10.28%、锂电材料的营收占比为48.62%、碳材料的营收占比为9.48%。
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道氏技术大幅回暖,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增长6.25%;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662.33%,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的局面。
业绩增长延续至2025年,7月15日晚间,道氏技术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38亿元,同比增长98.77%至115.03%。
对于2025年业绩增长,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板块持续拓展。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产销量实现增长,利润空间持续释放。
对于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并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不过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8.2%。值得一提的是,过去3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增长3.82倍,营收占比也由16.13%提升至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