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 桂浩明:科创板投资该打破50万门槛吗?2 贺宛男:新能源产业链支撑A股走高3 刘柯:抓住A股中那些低估值的"超级品牌"4 郭施亮:退市股风险极大火中取粟应谨慎5 皮海洲:美女分析师喊出4000点投资者别跟着"上头"6 宋清辉:生物谷被立案调查北交所没空子可钻7 应健中:以30度斜率走出市场底8 文兴:高速公路为何跑不出高速?9 曹中铭:强化投行监管需重视三个问题
1 桂浩明:科创板投资该打破50万门槛吗?
在证券市场上,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是指对投资者参与某类证券的交易设置一定的资格门槛,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投资者,才被认为是合格的,满足"适当性管理"的要求,可以开户进行交易。时下,"适当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资金规模,其二是投资经历。譬如科创板,要求投资者有50万以上的金融资产,同时还需要有两年以上的投资经历。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投资者,另外再做个简单的证券常识测试,如果通过就算是符合"适当性管理"的要求了。
这个"适当性管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在市场上就引起了争议,尤其是对投资者金融资产的要求,很多人表达了不同看法。从这一制度设计的本意来看,是为了不让资产规模太小的投资者去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意在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投资证券市场本来就是风险买者自负,投资者需要一个规范、公平、透明的市场,而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其它的特别保护。至于是否金融资产多的人抗风险能力就一定比金融资产小的人强,恐怕也不是那么绝对。如果拿一个没有稳定收入, 在买彩票时中奖获得50万资金的人,与另一个有稳定收入,但目前只准备用10万元闲置资金投资股市的人相比,哪一位抗风险能力更强呢?答案显然是后者。虽然这样的比较有点极端,但事实上以金融资产规模作为"适当性管理"的主要内容,未必一定是最恰当的。从一般的抗风险能力来说,个人的年龄、收入、家庭及身体状况,还有性格等因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并不亚于所拥有的金融资产规模。而之所以在"适当性管理"中规定了金融资产指标,多半恐怕还是考虑到该指标比较直观,使用中的可操作性与可鉴别性也强。客观来说,用这个指标来判断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其有效性是要打折扣的。同样的,以两年的投资经历作为判断是否具备投资资格的条件,也是不太科学的。作为一种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的投资活动,两年的投资经历并不能说明太多的东西,有的人投资多年却一直亏损,也有的人虽然入市时间不长,但每天下功夫盯盘,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投资绩效。这里的关键并不是投资经历的长短,而是投入的程度以及相应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其实有效性并不是很突出,实行起来意义也比较有限。反过来,它的存在对于确保公平地对待每个投资者,让投资者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投资,倒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近,市场内外呼吁将科创板开户门槛从50万下调到10万就是一个例子。毕竟,比较高的科创板适当性管理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创板的流动性。
当然,从规范投资的角度来说,对投资者予以甄别,制定适当性管理要求也是必要的,譬如进行严格、科学的风险测评,根据结果进行分类,推荐与之相适应的投资范围。在客户自愿要求超越相应风险尺度开展投资时,要求签署特别风险揭示书,并且有冷静期的安排等等,让其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这应该比简单地设置资金规模与投资经历作为硬指标要有效得多,也真正具备从投资者层面防范风险的作用。
A股市场上现在已经有超过2亿的投资者,但其中90%以上的人金融资产规模不到50万,因此一些实行较为严格的"适当性管理"的板块,投资者数量就不多,像科创板目前的开户数还不到1000万。因此,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否真正有利于市场发展,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或者说这种"适当性管理"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在是应该好好思考了。思考的目的不是要取消"适当性管理",而是让这种管理更加贴合实际,推动而非阻碍市场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