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贺宛男:关注资本市场三部"重头戏"
桂浩明:中概股何时摆脱“戴维斯双击”
刘柯:情绪修复后未来机会在哪儿
郭施亮:市场最悲观的时刻结束了吗
皮海洲:3000点区域有望成为A股重要底部
宋清辉:契机到了,股市自然会强势起来
应健中:政策底探明市场底尚需打磨
曹中铭:大幅提高欺诈发行罪刑期有利于震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贺宛男:关注资本市场三部“重头戏”
自3月16日下午,新华社发布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的重大消息以来,A股市场连涨三天,基本收复周一、周二大跌的失地。一周下来。沪指、深指、创指涨跌幅分别为-1.77%、-0.95%和1.81%;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更高达5.6%。
如此强劲反弹是如何产生的?认真研读金融委专题会议不到800字的报道,会议专门提到了“四个关于”,其中两个“关于”,即“关于中概股”,“关于平台经济治理”,直接与资本市场有关;另外两个“关于”,即“关于宏观经济”和“关于房地产企业”,也同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另外还提到了一个“凡是”,即“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更是直指资本市场。
简而言之,中概股的走向,平台经济的治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预期,是目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承担起职责的三部“重头戏”。
众所周知,中国资本市场所涉及的板块包括三大块:中概股(主要在美上市)、港股和A股。就跌幅而言,中概股大于港股,港股又大于A股。据有关媒体报道,截止美东时间3月11日收盘,323家中概股中,以上市后股价最高点计,156家公司的跌幅高达90%以上,占比48.29%(后两天又跌去不少)。香港科技指数自高点以来跌幅也近7成,相比A股市场跌得最深的创业板指(-30%),同样遭遇重挫。
中概股狂泻,主要原因当然是美国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的打压措施,但也同如何“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没有做到“先立后破”有关。例如教培行业的“一刀切”,房地产企业的“三条红线”,平台企业如何“坚持稳中求进”等等。鉴于中概股大部分是科技股,相当一部分互联网大厂受到反垄断的影响,港股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科技指数;尔后又瞄准A股中科技股权重最大的创业板指,如此一轮轮下来,一步步拖着往下跌……
如今,在中概股方面,我们已看到监管层的初步表态:继续加强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向媒体透露,中美证券监管机构的高层官员在3月17日举行了工作会谈,就推进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可行路径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计划进一步加强沟通,在符合各自法律的框架下尽早达成合作安排。”
“进一步”、“尽早”,给人的感觉是有进展,但仍不够清晰和明朗。想来这也是中概股涨了两天后又下跌的原因(当然涨多了跌一跌也很正常)。
关于平台经济,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月17日消息,明确地提到,2022年反垄断工作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并且强调指出,经过2021年的治理,“平台经济竞争生态明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稳步向好”。这一点我们老百姓都有深切体会,在这两年的防疫抗疫工作中,平台经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在必须“着力增强公平竞争治理能力”,“聚焦塑造我国竞争新优势,着力增强企业合规能力,提高竞争规则领域国际话语权。”
注意,拥有14亿人民、10多亿网民的中国平台经济必须提高“国际话语权”,也完全有能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至于一个“凡是”,会议强调的语气极重。是的,从某个部门来说,也许出台这样的政策有相当的理由和必要性,但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必须“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注意,是“事先”!绝不是事后报备或不了了之。
三天前,一份业内流传的文件显示,有关部门要求民营医院就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的相关问题提供研究资料。该文件虽未得到证实,但直指医疗机构上市融资问题,让相关公司不寒而栗,当天爱尔眼科等民营医院上市公司股票大跌。证券法不是明文规定,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必须立即予以说明和澄清吗?这不仅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也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以后如果发生类似情形,“必要时将进行问责”。
那么,这一轮狂跌是不是见底了呢?在笔者看来,也许香港科技指数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指标。这不仅是因为该指数的成分股中包括了BATJ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还因为该指数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上文提到的“三部重头戏”。港股市场是全球性市场,在贯彻执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方面,在“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方面,肯定会比内地市场做得更好更到位。这个指数稳住了,A股市场也就基本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