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深蹲”不“躁动”,节后会前窗口期泛电子赔率上升
地缘政治因素催化下,A股呈现显著Risk-off,俄乌冲突是“表”,长假前避险需求加剧是“里”,2010年以来多次出现春节前的避险效应,今年在美股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尤甚。此外,年初以来市场一直处于对政策力度与政策目标“错配”的“纠结”中,风险偏好本就偏弱。但思考上述两因素在节后的边际变化,年初至今的“深蹲”或为节后至会前的“躁动”蓄力,无“深蹲”也就无“躁动”:避险仓位的回补、政策力度加码或催化节后A股迎阶段性反弹。结构上,重申宽货币对应的泛电子逻辑更顺,重点关注云计算-光通信上游(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智能车中游(汽零/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
区分市场Risk-off的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
表观上地缘政治问题成为A股下跌催化剂,更深一层地,年初至今A股走势偏弱是短长因素共振的结果;短期因素:年前两周历来全A风险偏好均较为谨慎,长假前投资者倾向于落袋为安以规避海外市场不确定性,2010至2021期间全A在元旦-春节间上涨概率仅为42%,平均收益率为-1.1%,今年联储收紧流动性与军事冲突强化了避险需求;中长期因素:年初至今,市场持续处于稳增长政策力度与增长政策目标“不匹配”的“纠结”中——即我们在1月23日报告《宽松博弈三段式:拐点、幅度、有效性》中定义的三段式第一阶段后期,此“纠结”压制了市场风险偏好的上限。
节后至两会,A股阶段性窗口期打开
当我们把A股弱势的短长因素区分后,深蹲之下,节后至两会的弱“躁动”行情逻辑更加清晰:1)短期因素上,节后至两会市场风险偏好中枢大概率上移,2010至2021此阶段内全A上涨概率上升至73%,平均收益率上升至3.0%;联储加息与俄乌冲突本就不构成增量压制,前者已在市场一致预期范围内(今年3/6/9/12月联储加息四次本就是一致预期),后者并不明显构成A股基本面或流动性的负面冲击,节前“深蹲”事实上为节后“躁动”蓄力。2)中长期因素上, A股从政策底到估值底期间,往往表现为三大阶段五小阶段,当前对政策力度的担忧或随政策力度扩大而表现为行情修复。
四“宽”逻辑对比,宽货币对应的泛电子赔率更高
当前宽货币/宽信用/宽能耗/宽防疫政策博弈并存,对比上述逻辑,宽货币对应的泛电子赔率更高。1)节奏:宽货币与宽信用是Q1底色,宽能耗与宽防疫节点在Q2之后;2)力度:Q1剩余政策空间主体在宽货币;3)筹码:宽货币/泛电子(TMT排除半导体,增加汽车电子)与宽信用/泛地产筹码拥挤度明显小于宽能耗/泛电力(新能源)与宽防疫/泛消费(必选+出行消费),泛电子主要行业偏股型基金超配比例分位数均位于60%以下——计算机软件(5%)、计算机设备(10%)、汽零(15%)、通信设备(25%)、消费电子(55%);4)景气:4Q21-1Q22景气逆势爬坡品种集中在宽货币/泛电子。
配置建议:重申泛电子配置机遇
当前至春节前,短期避险需求与中期政策“纠结”仍存,市场震荡企稳概率大,节后至两会窗口期,短期避险压制力解除、中长期政策力度有望加码,A股有望迎来“深蹲”后阶段性反弹,即进入政策底至估值底区间内第二阶段上半段(政策力度加大、行情修复)。四条政策博弈主线中,宽货币对应的泛电子向下有“底”(筹码拥挤度低)、向上有“力”(计算机/通信等景气逆势爬坡),赔率更佳。泛电子中重申重点关注云计算-光通信上游、智能车中游,上述两者催化剂明确,即“十四五”数字经济产业规划、智能车L3级别车型产品周期启动+4月华为发布会/苹果发布会/北京车展。
风险提示:疫苗对病毒新变种有效性存疑;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程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