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会发现,最近我写的这些又发生了改变,在解剖一本书。而且,解剖书的速度非常慢,这都写了三次,还停留在书的第一部分内容。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走马观花还是从书中真正学到一些知识?
想起来,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给书中内容划线、背诵,一点一点地学。后来,等到需要自学的时候,这种方法反而扔到一边。
给知识划线的方法未必不好,但容易形成一种认识上的错觉,就是以为自己把这段内容划线了,自己就算学到了、理解了。看似懂了,其实没懂。
那怎样才能把书的内容好好理解吸收?个人也是在不断找寻好的办法。有一点可以确定,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是用眼睛来看书,确实能学到一些东西,但可能真不如用手抄一遍印象更加深刻。不过手抄书中内容也有缺点,就是抄写速度有些慢,这时候我们也可以改进,使用电脑键盘打字来进行抄写,这种方式速度有些快,但抄写效果应该比手抄稍微差一些。具体使用这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看个人喜好和具体情况来定。
还有一句话,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将其引申开来,写作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综合以上所有好的方式,那最好的学习方式可不可以这样?用电脑键盘输入进行写作(速度相当较快),写作内容是要学习的书的内容(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学习)。整个写作过程就是把这本书的内容看做一个大蛋糕,我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细细嚼、慢慢咽,加上反复回味这蛋糕的味道。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这本书算不算认真学习了?书中的内容会不会印象更深?通过对书中内容的解释,个人对书中知识的理解会不会更上一层楼?
答案我目前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这种方式肯定比我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完一本书效果要好。
这就够了。
所以,我请大家原谅我。我写这些,其实目的有点自私,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知识而已。
现在你们终于明白我自私的本质,看清我贪婪的用心。你们也别客气,该扔皮鞋的扔皮鞋,该扔番茄的扔番茄……
哎哟喂!跟你们开个玩笑,你们还真扔啊?扔得这叫一个快……这皮鞋谁的?几天没洗脚了?
下面我来说说解剖这书第一部分的收获:
印象最深的是,我把书中第一部分十几个故事记住了。是的,记住了。
下次我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这么处理:
遇到高价商品、优惠券时,我可能就不会受到“价格高=质量好”的惯性思维驱使,产生错误的购买,不会花太多冤枉钱。
“雌火鸡、萤火虫、石斑鱼”这三个故事深入我的脑海中。我明白了动物在会遇到某些特征时,会自动触发惯性行为。下次,遇到疯猫恶狗朝我冲过来的时候,我选择原谅它们。我手里的棍子原谅不原谅它们,那是棍子的事。
奸商兄弟装聋作哑、装疯卖傻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这世界充满了套路。做人应该诚实,不要贪图小便宜。当你感觉这个小便宜来得有点太过容易、有些可疑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要迷恋、不要围观、“拜拜了您哪”。
对比原理的这几个故事就更让我受益了。我知道了:要想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少看俊男靓女,别拿明星模特之类的来和未来的配偶做对比。买房的时候,要是房产商或中介总是带我先看破房子、烂屋子,他们接下来就会带我看他们想卖给我的真正房子,之前看的破烂房屋不能拿来和这套房子做对比。买车的时候,卖车商真正想宰我的不是靠车的价格,而是靠车内装饰和配件的价格。车的价格和车内配件的价格一码归一码,是两回事。两者价格不能做对比。
最后一点,那个女大学生的故事印象太深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想把一件坏事变成一件好事的时候,找几个合适的对比物特别重要!下次,你的球队输了球的时候,抬头看看星空,想一想浩瀚的宇宙,你会感觉和这个比起来,输场球又算得了什么?心情是不是舒服好多了?当你遭遇了不太好的事情、心情特别难受的时候,去医院重症抢救病房外坐一坐,看一看这些正在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和他们比起来,你这点事还叫事吗?
马上要结束书的第一部分,我又回头看了一遍。好吧,我承认又漏掉了一个故事:
在书的最下面备注里面,还隐藏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种名叫隐翅虫的甲壳虫,可以利用气味和触觉的伪装,让蚂蚁兄弟们相信这么一个事实:这种甲壳虫的幼虫需要他们的保护和抚养。蚂蚁兄弟们肯定是被触发了自动行为流程,把这些甲壳虫的幼虫视作同类、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带回了蚂蚁巢穴中。最终,长大的隐翅虫恩将仇报,把蚂蚁卵和小蚂蚁吃掉。我记得还有个“鸠占鹊巢”的故事,是不是也和这个类似。一种鸟把自己的蛋生在了别的鸟窝中,把别的鸟蛋扔掉。最终,这别的鸟妈妈帮它喂养它的幼鸟,完全不知道早已“狸猫换太子”。自然界的这些故事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就学到这里。第二部分内容,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