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授课、直播学术会议和讲座、在线教学评估甚至参观校园……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宁波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尼克·迈尔斯,向参会嘉宾描述着今年疫情下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作为一所中英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学生采用线上授课。该校专门升级改造了6个具备互动共享技术的“智慧教室”,便于师生在网上互动讨论,还为来自70多个国家的学生安排了线上考试。
“尽管疫情打乱了国内外的正常教学,但也为全球大学提供了新的机遇,迫使大学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迈尔斯说,学校在3周内达到了可能数十年才能达到的数字化水平。
服贸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首次增设教育专题,并邀请多国专家学者探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兴的教育服务贸易正呈现出以留学教育为主体,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校企合作等多元发展的趋势。但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服务贸易产生重大冲击。
在服贸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阿加皮托·姆巴·莫库伊介绍,据最新统计,疫情已导致全球194个国家的学校被迫关闭,约16亿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影响,占全球学习者总数的91%。
为了不让教育因疫情而按下“暂停键”,各国纷纷转战“线上课堂”。然而,要将“面对面”的线下教学,变成“屏对屏”的线上教学,考验着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
“疫情下,各国都迫切需要提升数字教育的能力。”芬兰教育与文化部部长李·安德森说,芬兰学校全部实行线上教学,学生甚至用3D建模完成手工课程。“数字技术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特别是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疫情发生后,中国倡导“停课不停学”,整合政府、学校、教育企业机构等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全国大中小学生实现在线居家学习。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说,疫情期间,中国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面向高校免费开放了数万门优质在线课程,还针对偏远地区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开设“空中课堂”,满足全国2亿多学生居家学习需求。
根据互联网特点重新编写教学方案、学习网课软件工具、排演网课流程……课堂形式的转变促使教师们化身为“网络主播”,投入全新的网络课程教学中,与学生们“云端”相见。授课听讲、课堂讨论、课程资料分享等都在线上进行。
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赵玉凤在黑板上书写数学公式,但教室里空无一人。借助智慧教室系统,学生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可学习这门课程,老师还可在网上布置并批改作业、组织答疑等。
疫情期间,北京大学2800名教师以直播和慕课等5种教学方式,为不能返校的4万多名学生开设了4437门课程,选课学生超过20万人次。60位外籍教师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克服时差困难,参与线上教学。
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施,使在线教育市场蓬勃发展。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在线教育服务规模日益壮大,面对疫情冲击,在线教育机构发挥平台优势,提高服务水平,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目前在线教育用户已超4亿,对高质量在线教育需求持续增长。”
服贸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因应疫情,大规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将为未来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带来新机遇。但如何让技术和教育完美融合,提升教育实效,仍需各国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
“疫情危机让我们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巨变,国际教育合作也受到严重威胁,但合作机制并未摧毁。”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高明说,“在这个激荡的时期,我们要捍卫国际教育合作机制,怀着交流和进步的美好愿景,携手合作,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记者魏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