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了,众多高端论坛中,有一个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在开幕当天的“教育行业主题论坛”上,上海市教育部门联合科大讯飞等16家企业,现场签署了一份《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呼吁各方共同建立起“人工智能+教育”的行为规范。10条简单的倡议内容,既反映出政府和企业对绿色用网、建设教育新生态的重视和期待,也带出了人工智能热背后的“伦理道德冷思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提升,带动了一批信息类教育企业的诞生,这些企业紧跟通信技术步伐,适时开发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在内的系列教育软件或产品,一定程度上对辅助教育教学、缓解教师压力、加强家校互动、助推学生学习等起到积极作用。然后,市场大了,产品多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出现了,不少产品提供遭明令禁止的分数排名、加塞游戏广告推销商品,更有甚者含有暴力黄色等内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助长学习焦虑、传播有害思想,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企业开门运营自然有盈利需求,但不应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运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公序良俗要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应遵循。
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上海市有关部门推出的这一绿色倡议显得及时而必要。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不再是科学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哲学的考量,伦理道德即其中之一。这一点,从转基因、“克隆人”等科研争议话题中可见一斑。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最热、未来最需的新技术,必将如蒸汽机的发明、电力设备的使用、互联网的普及一样,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催动各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在利用高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好预案。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备受关注的马云、马斯克“双马对话”,部分话题也带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双重考问。在“机器比人聪明,还是人更聪明”争议背后,再延续的推理就是“人会不会被机器人代替甚至控制”的隐忧。近日人们对ZAO换脸软件的争议,则暴露出对人工智能应用下的隐私的担心。具体到教育领域,除了要提防开头所提及的显性危害外,对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信息鸿沟、隐私保护、学习依赖等都需要正视和考虑。
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放大其正向效果,削弱其负面效应。增强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教育行业来说,在三个方面或许可以做些尝试。
一是推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伴随教育信息化2.0的启动,全国已有不少地区和学校走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前列,其间应同时加强专业素养培育,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将伦理道德意识有机融入课题,使未来的一代掌握好边界,上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
二是开设人工智能伦理课程。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推出人工智能专业或专业方向,还有更多高校正在申报加入这一行列。高校在上马人工智能专业、规划其课程的同时,应有意识地纳入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课程的学分和学时,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把好舵。
三是加强科研人员的伦理教育。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在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同时,应把握好“伦理道德”这根弦。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校科研人员的示范,引领全社会在研发、推广“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时,坚守伦理道德规范。
当然,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建设是宽泛宏达之事,校园内的教育和熏陶,只是象牙塔一隅的责任和坚守,更多还要期待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的发出,走出了很有代表性和积极意义的一步。作者: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