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银行股走牛的行情下,多数股东选择增持,而重庆华宇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更凸显出其行为的异常。
来源丨华博观察
编辑丨何慧芳
在2025年上半年,齐鲁银行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业绩答卷,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资产质量也有所优化。然而,在这光鲜业绩的背后,却隐藏着股东减持和股价表现不佳的问题,这不禁让人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从业绩数据来看,齐鲁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速5.76%;归母净利润达到27.34亿元,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6.48%;资产总额增长至7513.05亿元,同比增速8.96%;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09%,同比优化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高到343.24%,同比提高20.86个百分点 。与总资产规模在万亿元以下的9家A股上市城商行相比,若以2015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截至2024年,齐鲁银行从“1”增至“4.2”,增速排名第一。
然而,就在业绩优异的同时,齐鲁银行却面临着股东减持的困境。8月22日晚间,该行发布股东大宗交易转让公告,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在7月17日至8月21日期间,累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58,988,284股,减持比例1.08%,完成本次股份转让计划。减持前,重庆华宇持有齐鲁银行194,438,142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55%,减持后持股比例降为2.2% 。此前,重庆华宇在2024年就进行过减持,从其减持动作的连贯性来看,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对齐鲁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重庆华宇作为曾经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房地产品牌价值20强,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或许有保障现金流的需求。但即便如此,其持续减持行为也向市场传递出负面信号。一方面,原始股投资者获利离场本无可厚非,但在齐鲁银行业绩增长阶段频繁减持,难免引发市场猜测。另一方面,在银行股走牛的行情下,多数股东选择增持,而重庆华宇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更凸显出其行为的异常。
再看齐鲁银行的股价表现,更是令人费解。8月22日,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大关,科创板指数涨幅高达8.59%,然而齐鲁银行的股价却在二级市场逆势领跌银行板块,当天跌幅达2.04%。不仅如此,今年截至8月22日,齐鲁银行股价涨幅仅为8.08%,远低于银行板块平均的19.14%。去年银行股行情中,齐鲁银行股价年度前复权涨幅达到55.56%,高于银行板块平均水平,而今年却表现疲软 。这与齐鲁银行优异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业绩持续增长,股价却不升反降,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从股价支撑因素来看,中长期而言,业绩助推和分红回报是关键。齐鲁银行利润指标持续增长,但分红回报水平仍有提升空间。2024年度其分红回报水平为25.79%,低于“新国九条”颁布后优秀上市行30%的“合格线”。分红水平不足,可能使得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度降低,从而影响股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