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亢湉
(资料图片)
出品:洞察IPO
近日,上交所官网消息显示,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股份”)主板IPO申请获受理,拟募资13.29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至信股份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至信股份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但其研发投入占比降低、应收账款逐年攀升、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值得关注。
研发实力不足,高业绩增长如何维系
至信股份选择此时开启IPO,或与其业绩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20.91亿元、25.64亿元和30.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52%;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1.20亿元和1.85亿元,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88.02%,经营业绩非常亮眼。
然而,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主要是通过核心产品持续提价得以实现。
至信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并且围绕着冲焊件开发和生产环节,拓展了上游的模具开发、加工、生产以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
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主营产品冲焊零部件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25亿元、3.02亿元和4.43亿元。同期营收占比由90.74%增至95.93%,该产品销售毛利占比更是由81.31%增至93.33%,为公司主要增长引擎。
仔细看来,虽然销售金额等数据增长,其实销量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滑。
2022年至2024年,冲焊零部件的销量从0.74亿件下降至0.63亿件,同期销售单价却从23.36元/件一路上涨至44.00元/件。
另一方面,至信股份的产能已达瓶颈,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高位,无法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
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焊接设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3.89%、93.42%、97.63%,热成型设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15%、94.76%、99.33%,冷冲压设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9%、110.48%、102.61%。
此次IPO,至信股份将拿出10.29亿募集资金用于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
但是,至信股份在研发投入方面愈发吝啬,这又能否与产品单价持续上涨相匹配?
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至信股份研发费用率由4.20%下降至3.98%。
至信股份及其子公司共拥有境内专利336项,发明专利49项,占比14.58%,在可比公司中仅高于无锡振华、英利汽车,排名第三位。
与此同时,至信股份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并不理想,截至2024年底,公司学历在大专及以下的研发人员占比近60%。
相较于可比上市公司无锡振华积极开拓精密电镀作为第二曲线,至信股份仍以主业为主,在研发投入较低的情况下,在业绩及经营上恐难有较大提升空间。
应收账款逐年攀升,客户集中度高
若车企接二连三的压价,供应商还能勉强支撑,那么当账期被无限拉长、资金成本无形增加时,压力或许便难以忍受。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3次、2.71次和2.82次,连续三年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一个公司,如果存在大量的应收款难以收回,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而车企之间激烈的竞争导致汽车行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一现象波及汽车零部件厂商,并影响上游企业良性发展。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63亿元、9.29亿元和11.33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55.68%、52.18%和57.42%,流动性风险较大。
2024年,至信股份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扩大至0.25亿元,是2023年0.04亿元的6.13倍。
同时,2024年至信股份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82%,集中度较高,且绝大部分为整车厂。其中,有四家客户出现在至信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的表单中。
若未来至信股份合作的整车厂新能源战略转型不达预期、经营情况恶化或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会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至信股份在报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中均出现了长安福特的身影。
2022年,长安福特是至信股份的第三大客户,2023年和2024年为第四大客户;同时长安福特及其关联公司也是至信股份2022年的第一大供应商,主要采购的原材料为冷卷/冷板。
在招股书中,至信股份并未说明为何要向长安福特方采购冷卷/冷板,以及交易的过程中价格是否合理公允,至信股份是否会因此在收回应收账款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得而知。
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 ,现金流承压
事实上,至信股份承受回款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较高资产负债率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资产负债率虽逐步下降,但2024年仍达58.42%,远高于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值47.12%,总资产为37.89亿元,总负债为22.13亿元,与此同时,存货、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也上升明显。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5.76亿元、5.59亿元和6.56亿元,占公司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9.72%、27.22%和29.64%。
截至2024年末,至信股份拥有货币资金1.54亿元,而短期借款为2.86亿元,长期借款为4.2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20亿元,偿债压力较大,账面上已“资不抵债”情形。
此次IPO,至信股份计划募资13.29亿元,主要用于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其中3亿元用于补流,但也仅能覆盖其截止2024年末的短期借款2.86亿元。
此外,至信股份还面临着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2022年至2024年,至信股份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24亿元、4.28亿元和4.30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0.89%、24.07%和21.80%。
招股书显示,汽车行业整车厂通常采用“零库存”的采购模式,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做好滚动生产及库存计划,以应对整车厂需求波动、快速响应交货需求,至信股份按照客户月度、周度交付需求提前备料排产,为保证交付及时性,期末存货金额较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符合行业特征和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随着未来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如果至信股份不能有效加强存货管理,可能导致存货周转能力下降、营运资金压力增加。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价格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导致存货积压、跌价,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在至信股份冲击IPO的当下,企业能否承受整车厂和负债端的双重压力,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