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间,科达自控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为进一步拓展业务板块,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海图科技约2550万股股份,占海图科技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为51%,交易金额为2.09亿元。 收购完成后,科达自控将成为海图科技的控股股东。 据了解,海图科技为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涉及当下最热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概念,与科达自控在业务、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均有协同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是2021年北交所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现金收购案,也是北交所上市公司首次直接收购新三板企业。
01、历史性牵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开资料显示,科达自控成立于2000年,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被誉为 “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 科达自控是一家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主要服务于智慧矿山、智慧市政和新能源充换电领域,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海图科技成立于2013年,2023年在新三板挂牌,曾于2023年7月向江苏证监局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申请。 海图科技是一家提供一体化嵌入式、流媒体、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化视频终端设备及配件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相关技术设计、开发服务,在智能视觉核心部件与算法领域具备底层技术优势。 根据公告,2025年6月26日,科达自控已与海图科技11名股东——肖涛、徐卫星、姚俊俊、谢国龙、汪燕平、常建强、任珣、周至恒、王玉南、大运河基金、海图合伙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对于此次收购,科达自控表示,这是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海图科技在智能视觉核心部件与算法领域的底层技术,将为科达自控带来多重战略价值。
02、多维度双赢 事实上,无论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层面,还是市场布局、市场空间,科达自控与海图科技均具有一定协同性。
通过此次收购,有利于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公司主要产品性能、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
在技术层面,通过整合智能视觉底层技术,科达自控将显著降低相关产品生产成本,深度掌控智能视觉核心技术,强化对煤矿具身智能的把控能力,加速智慧市政、新能源充换电业务的智能化升级进程,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与业务拓展方面,海图科技业务市场主要涵盖智慧矿山、军工、智慧工厂、石油化工等领域。依托海图科技现有销售渠道,科达自控能够进入军工、石油化工、智慧工厂等新领域,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双方通过市场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科达自控表示,海图科技成为科达自控控股子公司后,公司能够更好地优化智能视觉产品性能,更好地集中科达自控优势资源重点支持海图科技进一步拓展在军工、智能工厂、石油化工等行业业务,更好地贯彻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
另外科达自控将通过整合协同客户拓展、研发项目、原材料采购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除了上述技术、业务、市场方面的战略升级,对于海图科技而言,被并购后,有助于依托科达自控的资本优势与产业平台,拓宽资本运作渠道,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3、多层面保障
公告披露,海图科技原股东团队作出详细的业绩承诺,即: 海图科技2025年、2026年、2027年的净利润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4600万元,或2025-2027年度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26亿元。若未达标,交易对方将以现金方式向科达自控进行补偿。
财报显示,2024年,海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归母净利润4164.86万元。
同年,科达自控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净利润3405.14万元。收购完成后,科达自控的业绩有望进入新台阶。 此外,科达自控或也将介入公司运营管理。
公告显示,科达自控有权向海图科技董事会提名两名非独立董事和一名独立董事,并有权向标的公司推荐财务负责人或内部审计负责人人选等。
不过,科达自控也表示将充分保证标的公司的独立经营,并承诺不会不合理地干预标的公司日常经营事项,充分尊重标的公司管理团队的经营。同时,双方将进行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
04、拥抱政策
近年来,监管层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旨在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如2024年,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 科达自控对海图科技的收购,正是这股并购热潮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既是对政策的响应,也有利于双方发展。
作为智慧矿山领域的领先企业,科达自控在自身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并购海图科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基于产业协同和战略发展的并购行为,符合当前并购重组市场中产业协同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线。未来双方将如何携手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视觉领域开疆拓土,我们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