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科达自控发布其2024年报。 报告期内,因煤炭周期性波动影响,科达自控智慧矿山业务业绩有所下降,但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新能源充换电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同比增长超2倍;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更是同比增长近22倍,涨幅达2192.87%。
在“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下,科达自控发展韧性凸显。值得注意的是,科达自控表示,未来将落实并购与融资工作,前瞻性地探寻及培育第三增长曲线。
01、新能源业务营收增长超2倍
【资料图】
据科达自控2024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51.16万元,毛利率为42.91%。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4.96亿元,同比增长20.98%。 业务角度看,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智慧矿山业务实现营收2.59亿元。第二大主营业务——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实现营收9720.71 万元,同比增长 208.65%。
众所周知,智慧矿山业务涉及周期较长,业务回款较慢,是行业的普遍现象。而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却是即时收现,该业务的发展为科达自控现金流的改善提供了契机。 2021年,科达自控推出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正式开展新能源充换电业务。
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可完美解决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的充换电补能需求,以社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 该系统覆盖了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重卡等车辆的充换电管理,打造了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补能体系,既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充电需求,又为新能源车辆充换电管理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
科达自控推出的立体式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 2022-2024年,科达自控的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分别为1.00%、7.39%、22.42%。目前,科达自控的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面向全国市场有序推进,社区充换电自运营业务已成为全国细分赛道的龙头。
随着新能源充换电业务的规模扩大,科达自控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得到显著改善,连续四个季度为正。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7583.48万元,同比增加2192.87%。 为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报告期内,科达自控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4年度研发总支出5123.52万元,同比增加934.64万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也由2023年的9.83%提升到11.81%。
科达自控在其2024年报中披露了16项重大研发项目,涉及矿用机器人、新能源中重型卡车换电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102项,其中新增专利31项,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459项。
02、主营业务全面升级
科达自控是全国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山西省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深耕智慧矿山领域二十多年,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体系,服务于智慧矿山、物联网+、智慧市政板块。
该公司提出坚持智慧矿山为主、智慧市政为辅、“物联网+”为先导战略方向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科达自控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升级,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主营业务的发展。目前,科达自控已基于DeepSeek完成了对煤矿运维大模型、煤矿综合管控平台和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系统的AI升级部署。
科达自控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至今已有8年,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拥有机器人相关知识产权73 项,其中 62 项专利(含 35 项发明专利)。目前在售的智能机器人达到四款,还有十余款正在研发中。
科达自控研发的巡检机器人
科达自控表示,清淤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维护机器人等,在技术实现和推广应用上难度相对较小,也可用到智慧矿山业务中。
智能机器人产品在科达自控的新能源领域也已有所应用,2023年,科达自控与太原理工开展“新能源中重型卡车换电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拟通过机器人技术赋能新能源充换电业务的发展。 2023年12月,科达自控新能源重卡换电旗舰站在山西省朔州市正式投运。在换电机器人的辅助下,重卡电池的更换效率大幅提升。
科达自控新能源重卡换电站
这些机器人相关产品的推出,既可以出售给下游企业获得营业收入,同时也可赋能自身主营业务发展,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科达自控表示,公司将继续强化主营业务,加快拓展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此外,将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并筛选行业内协同性高、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上下游企业,整合外部创新资源,寻求第三增长曲线。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做好融资工作,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