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盘,亚太股市全线崩跌,掀起了一场金融风暴。日经225指数在大幅低开之后快速下行,最大跌幅近5%,令投资者瞠目结舌。与此同时,韩国、澳大利亚股指亦迎来超过2%以上的暴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会引发如此之大的抛售潮呢?
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股昨晚杀跌,而其背后可能隐现出了一些“衰退交易”的迹象,半导体板块的爆雷亦引发了一些担忧;二是日元升值,套息交易的反转,引发全球资金回流日元的预期在增强。
昨天晚上,道琼斯指数下跌494.82点,跌幅达1.21%,收于40347.97点。盘中低点时,该30只股票指数下跌744.22点,跌约1.8%。标普500指数下跌1.37%,收于5446.68点,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3%至17194.15点。罗素2000指数近期上涨的小型股基准指数下跌了3%。今天早盘,三大股指期货都继续杀跌,显示出市场的悲观情绪。
昨天公布的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创下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而美国制造业活动的晴雨表——ISM制造业指数也低于预期,仅为46.8%,释放出经济萎缩的信号。在这些数据公布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月以来首次跌破4%,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从资本市场和数据来看,显然,市场已经开始担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鲁普基(Chris Rupkey)表示,周四的数据在波动中暗示经济下滑。昨晚,经济衰退期间受损最重的股票表现也最差,其中,摩根大通下跌2.3%,波音跌幅超过6%。
与此同时,日元的走势也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从历史来看,2000年至2007年间,日元和日本利率的走势都曾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巨震。这背后可能就是套息交易的反转,并引发权益市场承压、商品承压,但利多金价。紧缩环境下,日债利率整体上行,对美债利率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昨天,日本股市就已经出现了大跌,但全球市场直到数个小时之后才反应过来。2024年7月31日,日本央行同时采取“加息+量化紧缩(Taper)”的政策组合,并较为罕见地给出了“倘若经济活动和价格前景得以实现,将继续加息和调整宽松措施”的鹰派指引。这一政策转变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据兴业研究分析,从近期日元变动来看,Carry Trade Unwind(套息交易平仓)的影响之广泛和显著可见一斑。从套息收益风险比(美日10年期国债利差/1年期美元兑日元期权隐含波动率)来看,本轮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吸引力略高于2019年,但不及2007年。然而,从空头持仓来看,本轮Carry Trade的热度已经超过2019年、接近2007年。这意味着,大量的投资者利用了日元低利率的环境进行融资,然后投资于其他高收益的资产。然而,随着日元升值和套息交易的反转,这些投资者开始平仓并回流资金至日元,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他们认为,本轮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的Carry Trade已经开启反转,未来在市场情绪切换到riskon、美元汇率利率反弹的过程中,套息收益风险比将阶段性反弹,但大方向上Carry Trade的转向已经基本确认。这一转变对于全球资金流动和各类资产价格都产生了扰动。
从流动性上看,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总资产的环比变动与美国联邦储备账户TGA余额和美元SOFR利率存在相关性。随着日本央行启动量化紧缩政策,边际上将带来全球流动性的收紧。这可能会进一步催动美联储降息以应对经济压力。历史上前两轮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紧缩显著滞后于美联储和欧央行,而与下一轮美欧央行的降息潮和经济衰退距离较近。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央行的政策动向以及日元汇率的走势,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波动和风险。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亚太股市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日经225指数的暴跌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股价跌幅达10%,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日本东证银行指数下跌6.4%;三菱日联金融、日立跌超8%;丰田汽车、三井住友金融跌超4%。而日本国债则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显示出资金在涌向债市避险的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股市也未能幸免于难。韩国综合指数一度下跌2.6%,为4月19日以来最大跌幅;韩国Kospi指数本周下跌近1%,势将连续第四周走低;韩国Kospi指数前十大个股全线走低,所有行业指数全线走低;SK海力士跌超5%,三星电子、LG新能源、现代汽车、起亚汽车跌超2%。澳大利亚的股指也出现了超过2%的暴跌。
从外汇市场来看,日元继续走强。而值得关注的是,美元指数却未再度明显走弱。这意味着其他货币并未跟随日元走强,市场的走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虽然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加大,但也存在着机遇和可能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央行的政策动向、经济数据的走势以及市场的情绪变化,以制定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投资策略。同时,也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优化,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