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看川剧不用去戏院了,看变脸也不用去饭店了!10月28日,“四川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5000名学生在操场上齐跳川剧操。老师说“蜀戏面临传承的生态危机,为了让小孩不忘记这个艺术瑰宝,与绵阳市非遗中心创编融合川剧动作的川剧操”。小编认为,爱之护之而赋活之,敬之传之而更新之,文化传承是一场永不落幕、从不散场的热闹好戏,可于其中雀跃欢腾,也是一段初心不改、 坚守不渝的负重之旅,需要我们砥砺前行!
《川剧操》集川剧音乐、身段、表演于一体,结合广播体操的基本要求,约6分钟,8套动作。在“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试点过程中,全校师生同时进行练习并表演,成为具有地方特色课间操的一大亮点。川剧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有过无尽的荣耀和辉煌。据《绵阳简史》记载,清乾隆至道光年代,是川剧在绵阳兴起与成长阶段。那时,绵阳各会馆和各地庙会都要演川剧,绵阳各地普遍建有戏台,这种专门唱川戏的戏台在当时被称为“乐楼”。
绵阳市城区的泗王庙、西山观、碧水寺历史上曾建有上演川戏的“乐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芳踪难觅,没有一座存留下来,不过在城外的游仙区东宣乡、江油青林口、三台县郪江等地却还能寻觅到清康熙年间前后修建的一些“乐楼”。据史料记载,当时川剧是绵阳人的主流娱乐消遣形式,每年的二月初,绵阳各地庙会都要演出川剧,绵阳人扶老携幼前往“乐楼”看唱川戏,看戏人如潮。
乾隆年间,绵州灯影戏兴起,绵阳刘家河的赵镜海创建了“苏灯影戏班”,至道光时又名“天顺班”,这在赵氏家族中延续了七代、200多年。乾隆年间,绵州还出了两位戏曲名艺人:于升元和王升官,二人曾随四川著名表演艺术家魏长生进京献艺,轰动京城。如今,在绵阳铁牛广场社区、三台乐加乡、江油重华乡等地仍活跃着一批民间川剧演唱团队。
清末,傅樵村在《成都通览》中说:成都人好看戏,虽忍饥受寒亦不去,晒烈日中亦自甘。看戏成了当时人们的主要文娱活动,为了看一场戏,可以跑上几十里路,站上几个时辰,乡村农民更不放过看戏的机会,一且有戏班来演出,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争相前来观看,戏散后打着火把三五成群走回去,边走还要边谈戏。
“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天府之国,四川变脸,疾如风快如电!”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变脸总共分为三种,一种是“抹脸”,一种是“吹脸”,还有一种是“扯脸”,前两者手法和难度都相对简单,是初学者的基本功,“扯脸”才是行家名角的看家本领。因为吹脸只需要在合适的情景下,趁机吹一下摆放在舞台上的粉末盒子就能瞬间变脸成功,“抹脸”也只是需要在特定的部位涂抹上油彩,运用色彩之间的变化达到变脸的效果。
“扯脸”说起来才是真正的技艺所在,据爆料,看似一张脸谱,其实内里暗藏玄机,用一层层的丝绸绘成脸谱,再用极细的丝线一端系在脸谱上,一端系在表演者的腰带上,在假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张的撕扯下来,达到变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