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楼盘的售楼员做推广时,喜欢强调圈层、社区之类的务虚概念。就如《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她执意要贷款住进滨江大平层,一方面是为了学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入富人圈,给自家生意带来便利。
问题是,国内真的有所谓的社区和圈层吗?
在欧洲等发达国家旅行,会注意到他们的城市逻辑。在首都范畴,圈层确实存在,譬如巴黎地铁的内圈外圈,每个区各有各的文化特色。据说,50%以上的法国人会说自己在巴黎工作生活。日本也是同样的情况,大量人口集中在东京。但这些国家的中小城市,则是另一番模样,各类资源十分集中,游客徒步即可逛完多数景点。国内的城市建设则不然。不论是大城市如上海,还是相对小城市如常州,都在往多中心方向发展,或者说是扁平化方向发展。
民国时期的上海,市中心面积并不算大。当时的静安寺,已经算市中心的边缘了;现在的华师大(大夏大学原址),当时属于郊游的好去处。上世纪90年代浦东大开发后,上海迎来了多中心发展的黄金时代。浦西的古北、浦东的联洋,都不算传统的内环内好地段,但一度是上海的国际化社区典范,也是房价高地。近年来,浦东的前滩、张江,浦西的虹桥枢纽等板块一飞冲天,一方面是政府资源的导入,另一方面是产业的带动。上海一共10个国家级产业园,浦东独占5个,单是一个张江科技园区,就能辐射大半个浦东。对于今日的上海年轻人而言,很少有人能准确说出,上海的市中心到底在哪。因为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核心板块或者说是中心地段。上海环线的存在感正越来越弱化。
而常州目前的状况,类似于一个迷你低配版的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延伸和各类新区的建设,常州基本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成熟区域和导入大量资源的新区,如天宁区的青龙板块、凤凰新城,钟楼区的青枫公园板块,新北区的高铁新城等。虽说房住不炒,但除非买房后一住到底,不然置换时,流动性好的房子和卖不动的房子完全是两种资产。因此,有意买房的人,仍然需要时刻关注所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买房时也要优先考虑城市的未来中心。
同样是多中心发展,一种是不可替代的多中心,如上海、北京等。从2000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十年间,上海发展了四个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江湾-五角场、真如、花木。其中,徐家汇是发展最好的;真如由于某李,错失了很多机遇;江湾环境好、名校教授多,至今仍是杨浦区的房价高地……不过,这几个副中心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到新天地、镇宁路、静安寺等传统市中心板块的江湖地位。但在另一些城市,老的市中心会被新的市中心替代,比如我从小去玩的苏州。小时候的苏州市中心无疑是园林所在的姑苏区,虎丘、寒山寺等都算郊区。随着与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园区崛起,近10年,苏州的老城区越来越成为江南文化的一个念想,而湖东湖西才是未来。而南京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人间烟火的夫子庙终将远去,留给当代年轻人的是全新的仙林湖,是高大上的河西金融圈。
一个城市这么多中心,有钱人到底住哪呢?
我认识的有钱人都是喜欢哪里买哪里,喜欢哪里住哪里。
《东方不败》中,任我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狗尾续貂一句,有有钱人的地方,就有圈层。圈层不是用来强行加入的,而是自带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