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发行在今年前五个月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前五个月新成立的540只基金首募总规模达到8017.23亿元,这一数据是去年同期的2.07倍,刷新了历史纪录,并助推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逼近18万亿元关口。而随着新三板精选层基金获批发售,基金市场的火爆行情将继续延续。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市场的火爆反映出在充裕资金面背景下,部分先知先觉资金对A股市场的持续布局。
基金发行火爆
整体来看,今年前五个月基金新成立份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成立份额的一半,接近2018年全年的成立份额。从5月份的数据看,虽然仅发行了三只股票型基金,但合计份额却高达292.16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发行了97.39亿份,高居历史第四位。
据了解,今年基金发行的主力是权益基金。今年前五个月,权益基金的首发规模达到5443亿元,在所有新发基金中占比近七成。其中,股票基金发行了113只,规模为1554.14亿元;混合基金发行了206只,规模为3889.18亿元。
爆款基金频出,成为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的最大亮点。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共有35只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出现单日售罄,即一天完成预定的发行目标。在这35只单日售罄基金中,有30只都是在今年发售的,合计初始发行规模接近1500亿元。例如,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型基金今年5月20日开始发行,当日晚间即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公告显示,该基金单日募集规模达269.67亿元,户数达31.12万户。
由于追捧的资金太多,有些基金不得不采用比例配售,其中配售比例最低的基金为“睿远均衡价值三年A”,该基金预定的发行规模为60亿元,但一天之内就有超过1200亿元的资金申购,最终确定的配售比例仅有4.90%。也就是说,如果申购100万份的话,仅能获配4.9万份。此外,还有多只基金因为销售火爆提前结束募集期。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1只基金的首发规模超过50亿元,更有八只基金的首发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销售火爆的背后原因
公募基金销售火爆的原因很多,比如品牌效应和爆款效应。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近期的爆款产品,不少都是绩优基金经理推出的新品种,或者是有些品牌感召力强的公司发行的品种。他预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可能会“经常性”有一些爆款基金出炉。
而从产品类型来看,公募基金主要以成长投资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创业板去年绝地反击,出现了大行情,科技类、成长类基金表现亮眼。
基金产品设计上一些创新的做法也受到投资者欢迎。例如浮动费率型产品是在取得一定收益的基础上,基金才会收取管理费的模式,更能激发基金经理的投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实现一定的制约和激励。
此外,基金销售火爆也是因为金融市场利率过低,居民可投资的标的太少。例如,近几个月,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走低。6月2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低至1.5%,比银行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1.75%)还要低0.25个百分点。而且,全市场近50%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陆续跌至1.5%以下。
市场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公募基金发行的热度与A股市场的走势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从近期的指数走势来看,A股市场似乎并未步入牛市。而今年以来基金市场的火爆,实际上反映出充裕资金面背景下,部分先知先觉资金对A股市场的持续布局,而且这一现象或许还将继续,并最终推动A股市场走出低迷,迎来新一轮牛市。
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通过权益类基金入市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确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得以加强,同时注册制积极稳妥推进,各类资金尤其是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因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并认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景,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防控,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市场活跃度因而进一步提升。
有市场人士认为,可投新三板基金蕴含的投资机会和一年前首次推出的科创板基金类似,都属于“制度性创新+优选投资对象”,在近期较为活跃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引起新一波热购潮。根据现有规定,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资产门槛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门槛依旧较高,因此借道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的投资是更为便捷的方式。
此外,近日,多家公募基金也创新推出了人工智能、女性消费等创新主题基金,以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投资机会。因此,市场人士预计,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诺安基金表示,国内方面,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经济逐步复苏,流动性充裕,国内因素的相对确定性较强,市场中枢有望上移。尽管全球主流股指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是由于全球央行的宽松举措客观上支持了资本市场的表现,未来除非出现“黑天鹅”事件,资本市场理应不会出现大幅下跌。(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