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以中成药为主营产品的浙江新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药业”,300519.SZ)发布了业绩预减报告。
根据报告,新光药业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为1.01亿元~1.13亿元,上年同期为1.19亿元,同比下降15%~5%。
2016年上市以来,新光药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公司上市之前所存在的产品单一、市场集中、缺乏新品等问题仍未改善,公司募投项目“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生产线”在2017年年底时初步投入生产,但新增的大量产能怎样消化却是一大难题。
2月6日,新光药业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公司营收增速持续下滑主要是因为受国家医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保控费、价格谈判、二次议价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药品销售价格均有所下降。公司主导产品在销售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有所下滑。
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新光药业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生产、销售与研发,主导产品有黄芪生脉饮、西洋参口服液、伸筋丹胶囊,2017年上半年,黄芪生脉饮收入占比78.80%;西洋参口服液收入占比12.57%;伸筋丹胶囊收入占比6.90%。
作为一家中成药企业,新光药业业绩与其原材料价格息息相关。记者从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上查询得知,新光药业拳头产品黄芪生脉饮的主要原材料黄芪、党参等2015年全年价格指数均处在近年来的底部位置。受此影响,新光药业当年主要财务指标延续增长势头,其中,公司营业收入为3.12亿元,同比增长6.63%;毛利润为2.05亿元,同比增长10.81%;扣非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2.85%。
2016年开始,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价格开始迅速反弹,受此影响,新光药业当年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2.80%,毛利润同比微增0.49%,而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44%。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光药业方面也坦承,黄芪生脉饮2016年以及去年上半年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与此同时,公司方面还将主导产品营业收入下滑归因于受国家医改、药品招投标、二次议价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不过,记者发现,即便是在国家医改、药品招投标以及二次议价等大环境下,整个中成药工业的表现依然要好于新光药业。来自兴业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23.26%、17.14%、7.87%以及9.04%;同期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60%、14.64%、6.22%以及8.59%;而同期新光药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24%、9.02%、6.63%以及1.23%,整体低于行业增速。
单品依赖症
新光药业在上市之前便存在产品单一以及市场集中的问题。2012年时,黄芪生脉饮的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2.84%,2016年时,这一数据为80.37%;与此同时,2012年时,黄芪生脉饮在浙江省内营业收入占比为81.54%,2016年时,这一数据为86.70%。
在2016年黄芪生脉饮营业收入还有所下滑的背景下,4年过去,新光药业的单品依赖症和区域依赖症未见明显改善,反而还有所加强。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光药业需要丰富产品线,依靠单一的品种风险太大。黄芪生脉饮系列产品要想做起来,需要加大对增量市场培育的投入力度,如果只是在已有的存量市场上做文章会比较被动;另外,公司还需转变营销思路,可以选一两个区域做直营,先把一两个区域做起来。
对此,新光药业方面表示,公司将立足现代中药制造,积极拓展大健康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并购,发展中药材种植、保健食品、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中医养老等方向。
对于开拓浙江省外市场,新光药业方面则回应称,将根据“立足省内市场,拓展全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快区域营销网络建设,着力拓展省外市场。
记者注意到,新光药业还在现有产品黄芪生脉饮基础上二次开发了无糖型剂型和全国独家产品黄芪生脉颗粒。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也表示看好其产品升级的方向。其表示,根据相关预测,在行业逐步放开的趋势下,配方颗粒将部分替代中药饮片和中成药,2017~2020年有望达到40%的年均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光药业此前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披露的说法,公司在上市时抛出的募投项目——“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生产线GMP建设项目”在去年年底时提取车间部分已通过GMP认证,可投入生产,制剂生产线部分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黄芪生脉饮2016年以及去年上半年营收和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此背景下,上述募投项目将使公司黄芪生脉饮及其他合剂(口服液)的生产能力由原1.33亿支/年增至3.53亿支/年,产能如此大幅提升,能否消化?
新光药业方面就此表示,募投项目投产有个产能逐步释放的过程,公司正在加快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进一步挖掘省内市场潜力,力求消化产能。
不过,根据新光药业方面提供给记者的“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85%~90%”以及“目前黄芪生脉饮产能利用率与招股说明书所述基本相同”的说法,虽然黄芪生脉饮对应的合剂(口服液)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超过100%,但由于公司黄芪生脉饮产品市场占有率已接近饱和,能否培育出新的市场,或成为其大量新增产能能否消化的关键。
(责任编辑: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