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面临国内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金融监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好在金融系统防风险去杠杆的同时,适度把握节奏力度,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近期A股市场的调整,既有外围市场的影响,同时也有A股市场自身的原因。前者主要来源于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加速,A股市场则主要源于市场对于金融去杠杆的情绪化反应。目前,经过市场的消化和监管部门的努力,这一情绪化波动已经有所减缓。
客观地看,无论是从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中国经济稳中向上的基本面以及微观端企业盈利能力来说,市场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下跌的基础。A股市场的调整,并不是去杠杆的结果,而是前期经过持续性结构性上涨后面临的内在调整需要。
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重点,核心是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且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对暴露出来的风险和潜在风险及时进行处置,是必要的。但同时,处置风险这项工作也要遵循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加强政策协同。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杠杆或者说泡沫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当前金融市场杠杆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于2009年特别是2012年之后金融自由化的结果,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繁荣畸形发展的结果。在金融回归实体、去杠杆的过程中,要意识到,金融市场的去泡沫不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监管部门要在稳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去杠杆,对一些政策举措,应当进行充分的影响评估,同时,也要进行灵活应对,做好政策对冲。这样能够让市场形成比较稳定的预期,不至于发生情绪的大幅波动。
另一方面,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股市、债市、期市、汇市等市场之间是具有关联性的,一个市场的波动同时也会影响另一个市场,一个领域出台的监管政策也会对其他领域造成影响,一个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也会传导到其他市场,甚至会酝酿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中部分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风险隐藏于各个环节,处置和清理起来必须通盘考虑。这就要求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充分做好政策沟通,在各部门出台监管措施时,应当协调好力度和时机,防止短期监管压力叠加过大,因处置风险而发生风险。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会使得处置风险工作复杂化。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协调,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